您的位置  >> 新利端砚  >> 新利动态  >> “过江龙”,端州翱翔! ——访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柳新祥
“过江龙”,端州翱翔! ——访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柳新祥
浏览数:7609

谭沃森

 “柳新祥”之名,早已听说。通过各种媒体知道他拥有多个“头衔”:肇庆制砚名师、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中华传统工艺大师、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肇庆市端砚协会副会长、肇庆市民间文艺界协会副秘书长、肇庆市博物馆古端砚鉴定专家组成员、肇庆市端砚技术标准专家库专家、广东省端砚文化研究基地特聘导师等、肇庆市拔尖技术人才;也看过他的许多端砚精品图片及事迹介绍,但却无缘相识。

最近,在肇庆市端砚技艺竞赛颁奖会后,经主持者介绍才有幸认识了他。眼前的制砚大师是位中年汉子,中等身材,眉清目秀,举止斯文,根本看不出是个常年摆弄石头的雕砚高手!

柳新祥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有修养、有文化的“端砚大师”。

以前,我从报章上知道,柳新祥是一条从外省来到端州的“过江龙”,但他为何前来端州、扎根端州,又怎样在端州创业?对这些问题,报章介绍得并不多。

就在我们结识几天之后,我专程到端州一路中国端砚展览馆之“柳新祥大师工作室”拜访他,欣赏他的端砚精品。也许我们投缘,彼此相识不到三天就无所不谈。在说到自己的人生历程时,柳新祥不加思索地说——

“落户端州,是我人生正确的选择”

交谈中,柳新祥告诉我,他1959年出生苏北泰兴农村,家乡是我国著名的玉、石、木雕之乡。他17岁高中毕业后,就在家乡拜名师学木、石雕手艺。由于他勤奋好学,三年学徒就练就了一手具有“海派”、“苏作”雕刻风格的技艺。在行内已小有名气。1978年,年仅19岁的他就受聘于北京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公司工作。

 “我们公司拥有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木石雕技术骨干,专业从事我国历代皇室木石雕家具及宫廷藏品的研究及仿制。故宫珍藏了历代进贡的各种名贵砚台,其中有不少御用的珍贵端砚。我的工作就是整天修补故宫送来的破损砚台。”柳新祥回忆了这段影响他一生的岁月,显得特别兴奋,“因为职业关系,我有机会接触了各式各样的古砚和相关的资料,学到了许多从未学到的古砚知识,看到了许多平常很难看到的珍贵端砚。北京的经历令我终生受益!”

七十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刚开始,能到北京工作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柳新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能到北京这样的大型国营企业工作更是幸运万分的了。

那么,柳新祥为何会离开京城,远道来到人地生疏的广东肇庆?

“这也许是命中注定我和肇庆很有缘分吧!”柳新祥谈起扎根端州的历程,神态轻松地和我讲述了这一人生转折的故事。

柳新祥虽然从来没有来过广东,但他知道这是北方打工者羡慕的地方,他在搜集、整理故宫珍藏的端砚资料的工作中就了解到,肇庆市是端砚的发源地,因此对端砚故乡十分向往,希望能结交到端砚故乡及制砚界的朋友。

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柳新祥命中注定要与端砚结缘。八十年代初,肇庆市郊区黄岗除了拥有一间集体经济的端砚厂之外还有几家私人开设的端砚厂。那时候,肇庆的端砚厂无论是国家的,集体的,还是私营的,都要通过工艺进出口公司把端砚销往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因此,端砚厂经常有人上京到柳新祥所在的公司联系业务。

真是无巧不成书。肇庆一家私营端砚厂的老板到北京公司时,认识了柳新祥并发现他对历代古砚的研究及仿制有较高的造诣,而且雕刻工艺精,为人敦厚,是专业制砚技术人才。为了提高本厂的竞争力,经老板的反复思考,三下北京请柳新祥来厂指导端砚生产和和设计工作。最后,老板以在京的双倍工资为条件,将柳新祥从北京挖到肇庆。

柳新祥回顾这段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当时经过多次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在京的优厚待遇前来肇庆。在当时我作出如此冒险的决定的确是需要勇气的!”

聘请柳新祥到端州的老板知道木雕是柳新祥最拿手的技术。为了扩大生产,于是开办了一家红木家具厂,并对他委以厂长重任,负责家具厂的设计制作业务和指导技工雕刻家具。在一年的时间里,柳新祥充分发挥他的木雕技艺特长,设计仿制生产出一大批清代皇室寝室家具:如皇室龙床、座椅、屏风、香茼、摆件等100多件,产品一问世,就被台湾客商抢购一空。柳新祥回忆道:“这是我木雕生涯最难忘的事,也是我最得意的木雕作品”。

来到肇庆不久,柳新祥的木石雕技艺得到发挥,感到如鱼得水,很是开心。

人生之路总是坎坷不平。就在这时,北京工艺公司的领导得知柳新祥被挖到肇庆之后,觉得这是公司的一大损失。于是公司领导专程从北京赶到他的苏北老家要人,反复动员劝说他父母要柳新祥返回北京公司上班,并向他父母承诺:只要回北京,工资待遇、工作职务、住房及户口问题,一切都好说。

柳新祥老家的电话、电报、信件不断地打来广东,家里的父老乡亲及亲属都希望他好好考虑,早日返回原单位,但想不到柳新祥居然谢绝了北京公司的好意,毅然要留在端州。因为他太爱端砚,太爱端州了。

柳新祥从1983年自京南下肇庆至今的丰富经历,证实: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是正确的!他说——

“端州使我的专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砚乡白石村几乎是清一色的本地人,别说是外省人的,就是与肇庆邻近的广西人,在当地也没有。柳新祥落户端州之后,他成为绝无仅有的“外省佬”。

初来乍到,柳新祥感到肇庆样样新奇,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等等。为了克服各种困难,他在埋头工作之余,广交朋友,自觉融入当地社会,和当地青年、端砚师傅打成一片,向他们学习“白话”,交流制砚心得,切磋雕刻技艺。

很快,黄岗不少雕砚师傅都与柳新祥交上了朋友,大家对他的木石雕刻工艺很是赞赏。他也在与当地端砚师傅的交往中逐步认识并学到了岭南的雕刻技艺。取长补短,得益匪浅。

回忆初到端州这段日子,柳新祥感慨地说:“现在全国都说,岭南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务实和包容。我一来到端州就有这样的感觉。除了端砚厂老板对我非常信任,十分关心之外,在当地,无论是端砚师傅还是普通百姓对我都很热情,把我看成是家乡人,使我放手、放胆地发挥专长,并很快融入到端砚界。”为了表示对端州的热爱,柳新祥将砚乡视为自己的家乡,落户两年就把妻女从老家苏北迁到端州,从此真正成为端州人!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对外交往的频繁,端砚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及地区的客商纷纷前来肇庆订购端砚,柳新祥所在的端砚厂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1983年至1993年的十年间,他为所在的端砚厂设计并指导端砚技师制作了近千方仿古端砚。为端砚企业及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

为了把自己心爱的砚雕事业做的更大,在“端砚人生”的道路上有更大发展。1994年,柳新祥自筹3万元资金,在白石村租了一间小房,办起了自己的端砚厂。

在与柳新祥的交谈中,我觉得他能成功办厂,关键是凭着自己的专长,承揽了外商的大笔仿古端砚生意,从而站稳脚跟,使企业不断发展。

事实上,柳新祥有今天的成果,首先是因为他自身具有优秀的品格,高超的技艺,而且谦虚谨慎,好学上进。在砚雕技术上,他有独特的优势:在北京修补古砚和仿制古砚,有机会接触大量珍藏在故宫的各类历代珍贵砚台,这些古砚的造型、工艺深深刻在柳新祥的脑海里,加上他的“海派”和“苏作”雕刻风格以及来到端州后学到的岭南砚雕工艺,使他的端砚作品独具一格而深受商家和藏家的好评。

交往中,我观看了柳新祥仿制的古砚,深感他在端砚界确是独树一帜,其仿古端砚令人耳目一新。其中《仿清古琴砚》、《仿清双狮夔龙宝鼎砚》、《仿清五福升平砚》等一系列佳作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本人孤陋寡闻,以前看过的仿古端砚大都是造型单调的淌池砚和线条简单的太史砚。而柳新祥这三方仿古端砚,尽管造型各异,大小不一,但都雕工精细,耐人欣赏。看那取材坑仔岩的《仿清古琴砚》,石质细腻滋润,内含火捺、蕉叶白、天然石眼、天青、玫瑰紫等石品;其造型别出心裁:整体形象似一把古琴,上头是调节琴弦的把手,下面是古琴的装饰图案,中间既是“琴身”又是砚池。这方《仿清古琴砚》无论是石林还是工艺都是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仿清双狮夔龙宝鼎砚》又是另一种风格的仿古砚:砚材取自宋坑,内含天然石纹、火捺等石品,其形圆筒状,上有精雕盖,顶部双狮夔龙,盖身环绕纹饰;打开盖,是墨堂,筒状端砚,浮雕环身,显得贵重高雅。

《仿清五福升平砚》,从造型设计到雕刻工艺在肇庆都罕见。这方端砚取材于麻子坑,有天青、石眼、玫瑰紫、蕉叶白、火捺等石品。外形如古代容器罍,小口,广肩,深腹,平足;上面盖状,三只富鼠匍匐;两边斜肩,各有一喷水祥龙;中间主体斜边两侧,各有一只神态各异的立体富鼠,十分生动。这方端砚,造型独特,雕工细腻。

这三方端砚显示了柳新祥线雕、浮雕、立雕的高超技艺及文化功底,尤其难得的是,他通过这些逼真的仿古端砚,为我们重现了我国历代端砚的精华,让我们拓宽了视野,从感性上认识端砚文化的博大精深!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柳新祥在端州打下了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建起了自己的楼房,拥有了工厂。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艰苦奋斗,从小作坊打出了大天地!

谈起了这段创业岁月,柳新祥兴奋地说——

“在端州雕端砚,写端砚,充实了我的端砚人生”

进入新时代,柳新祥的人生也跨进了新历程,写下了新篇章!

在这样喜人的形势下,身怀绝技的柳新祥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大显身手了!

2004年,柳新祥被肇庆市端州区人民政府授予“肇庆制砚名师”荣誉称号。这是政府对他为发展端砚事业所作贡献的肯定。20087月,柳新祥又名列肇庆十位“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之中!

如果说,仿古浅浮雕艺术是柳新祥的经典之作,那么“因石构思,因材施艺”深圆砚雕技艺更是他的技术特长。

在“柳新祥大师工作室”看到了一本本获奖和收藏证书及相关的端砚作品的照片;欣赏到一方方雕工精美的端砚精品。

《双龙腾飞砚》、《封侯图砚》、《龙啸九天砚》以及《五蝉鸣香砚》、《一生富贵砚》等等,也是他在国家级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其中的代表作。笔者欣赏之余,又想执笔稍加点评,再与读者共享其艺术美感。

《双龙腾飞砚》取材于坑仔岩,含有天然石眼80多颗、蕉叶白、青花、火捺、石皮等石品,砚材珍贵。柳新祥因石构图,将石质纯净的下部开辟为圆形的墨堂;布满石眼的上半部,雕成祥云星星,两条游龙设计于墨堂之上,在空中腾飞!这方珍贵的端砚在2008年上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乃是实至名归!

同一年,柳新祥将一块含有火捺、鱼脑冻、玫瑰紫、天青、石眼、石皮等石品,石质细腻滋润珍贵坑仔岩砚石创作了取名为《封侯图砚》的端砚。他因材施艺,将具有欣赏价值的石品留在墨堂,左边石眼处于墨堂之外,成为飘忽的星云;而右边,高山丛林,瀑布飞洒,猴子蹦跳,显出“封侯”的喜悦整方端砚,意蕴丰富。此砚在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中艺杯”金奖。

与坑仔岩相比,梅花坑石比较低档的砚石,但柳新祥因材施艺,将石材上那580多颗的天然石眼变成满天星斗,砚边那条见首不见尾的祥龙,向着九天呼啸腾飞!这方题为《龙啸九天砚》于2009年荣获第四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使次梅花坑砚身价百倍!

在端砚石的家族中,绿端石与梅花坑都属于“中低下层”,它身价虽然不高,但因其黄绿色彩鲜艳,十分醒目。柳新祥以娴熟的技艺,用绿端雕制的《玉蝉品香砚》和《一生富贵砚》令人爱不释手。

《玉蝉品香砚》蕴含的是“荔熟蝉鸣”意境,砚身是一块荔枝树叶,一串肉身饱满、圆滚滚的荔枝,置放砚身,两只鸣蝉附在枝上,栩栩如生。而《一生富贵砚》底部一角石皮如泥土,剖面长着的两串黄色的花生及其淡绿的枝叶非常逼真。这两方以立雕为主的端砚,足见柳新祥石雕技艺水平之高。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近年来,柳新祥在砚雕艺术的道路,也逐步走上了创新之路。如他在2008年创作的《中华神韵•鸟巢砚》、《水立方砚》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鼎盛中华砚》是他近期创作的一方较好的端砚,我感到他在构图和技艺方面都攀上新的高峰。这方以优质坑仔岩雕制的端砚,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右下角雕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江山壮丽,气势磅礴;万里长城,贯穿中部;城墙烽火台,展示砚台内。用作点题的全立雕大鼎,安坐立砚之上部,鼎四周刻着60个“寿”字,寓意祖国成立60周年,鼎身采用古代纹饰,精雕细刻;鼎面是砚堂,凸显端砚实用功能。

柳新祥构图之精巧,线刻、浮雕、立雕的精湛技艺在《鼎盛中华砚》得到充分的展示。

与之相映成趣得到是《中华盛世•中国馆砚》,这方取材宋坑的端砚,造型十分简洁:如同一张正方形的桌球台,内外都是四四方方,外层雕刻精美图案,中间是四方墨堂,里面有坑道将内外分隔。稍微留意,这造型其实是参照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外立面。正是这方端砚有创意有新意,所以荣获了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收藏品博览会“中艺杯”评比金奖。最近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

至今,柳新祥的端砚作品在国家、省级文房四宝博览会上和工艺美术大师精品评比大赛中荣获金银奖近30个,并有多件获奖作品分别被北京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广东省博物馆、肇庆市博物馆及收藏家永久收藏。

梅花清香苦寒来,柳新祥的聪明才智加上汗水心血,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在我认识柳新祥的当天,他在端砚竞赛颁奖会上,亮出了他用三年的时间撰写出约12万字的新作《中国名砚•端砚》一书,并分别赠送给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肇庆市,端州区及各大院校图书馆、档案馆等大专院校文化部门供广大读者阅读,大力弘扬端砚文化。此举得到了省、市、区政府领导高度赞扬。这是柳新祥标志性的人生里程碑!

从交谈中,我深深了解到柳新祥走过的三十年“端砚人生”之路,他走过了从单纯谋生到艰苦创业,从一般技人到制砚大师,从单打独斗到收徒传技,从雕刻制砚到研究端砚,从搜集资料到写成书的人生历程。

“我到端州近30年,因为有众多领导、同行、朋友的关心,使我的生活过得很充实,对当年的人生选择,我永不言悔!”柳新祥向我坦诚说。

与柳新祥短暂的交往,不多的接触中,我感到他已将自己的一切交给了端州,与中国砚 都荣辱与共!

广东有句俗话,叫做“不是猛龙不过江”。实践证明:柳新祥是一条“猛龙”,他从苏北“过江”来到肇庆端州,汲取岭南文化养分,不断成长,终于在端州腾飞了!